![党政公文[此文共9568字]](https://img.hxli.com/upload/1511.jpg)
党政公文
建国之初,国务院就对行政公文事业非常重视,于1951年9月29日(当时还叫政务院)首次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规定了我国行政公文为7类12种。1957年国务院秘书厅又发布了《关于对公文名称和体式的几点意见》,对部分文种作了调整,但还是7类12种。1981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将行政公文的文种重新规定为9类15种。1987年2月18日,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正式规定行政公文的种类为10类15种。1993年11月,国务院对这一《办法》进行了修订,具体文种为12类13种。xx年8月,国务院对《办法》再次进行修订,文种定为13种,于xx年1月1日起施行。
在1989年以前,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所使用的公文没有严格区分,统称为公文。行政公文有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作为法规依据,党的机关公文沿用行政公文的文体。可是行政机关所使用的个别公文文种不适用于党的机关,譬如“命令”、“公告”、“通告”。为了实现党内公文处理的规范、科学,中共中心办公厅于1989年4月25日首次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并于1996年5月3日发布了重新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党的公文和行政公文多数文种和格式相同或相近,但也有一些不同。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办公自动化程度的不断进步,对公文的文种和处理方法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因而,不论是行政公文还是党的机关公文,将来都还会有新的补充和调整。
行政公文和党的机关公文的文种多数都是相同或近似的。因此,为了避免前后文的重复,本章在讲述具体文体时,凡涉及党政较为一致的地方,均合在一起讲述。
一、党政公文的文种与格式
对公文种类、格式、行文规则、办理程序、立卷、回档和销毁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在这一节,我们主要先容和公务写作关系密切的公文种类和格式,有关公文办理的相关规定从略。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将现在实行的行政公文主要种类规定为:
(一)命令(令);(二)决定;(三)公告;(四)通告;(五)通知;(六)通报;(七)议案;(八)报告;(九)请示;(十)批复;(十一) 函;(十二) 意见;(十三) 会议纪要。共计13种。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现行的党的机关公文的主要文种是:
(一)决议;(二)决定;(三)指示;(四)意见;(五)
通知;(六)通报;(七)公报;(八) 报告;(九)请示;(十)批复;(十一) 条例;(十二) 规定;(十三) 函;(十四)会议纪要。共计14种。
党政公文都非常重视行文的格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组成。”
这些基本格式当有者必须具备,不当有者不得出现(如密级和紧急程度,就不是每份文件必须的)。而且每一格式项目在正式公文中出现的位置和形式,也都有严格的规定。
(一)眉首部分
1.发文机关标识(版头)
“发文机关标识”(党的机关公文称为“版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红头”,它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两字组成。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发文机关标识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一般应使用“小标宋”字体,字号最大不能即是或大于22mm×15mm,上边沿至版心上边沿为25毫米(上行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沿至版心上边沿为80毫米)。
需要特别留意的题目还有:
发文机关名称必须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不得出现所指不明或轻易误解的情况。
几个机关联合发文,要把参与发文的机关都排上,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其他机关依次在下方整洁对应排列。机关名称后的“文件”二字居纵向中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在民族自治的地方,发文机关标识可以并用自治民族的文字和汉字印刷。
2.份数序号(份号)
份数序号(党的公文称为份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行政公文要求“尽密”、“机密”公文应当标明份号。党的公文要求“秘密公文应当标明份号”。
份号是用自动号码印刷机印刷的,每一份公文的份号都不一样,这在秘密公文的治理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份号的位置在公文首页版心的左上角第一行。
3.秘密等级(密级)
行政公文称为秘密等级,党的机关公文则称为“密级”。秘密公文的秘密等级共有三级:“尽密”、“机密”、“秘密”。“尽密”级别最高,“机密”次之,“秘密”又次。如无保密内容,不得标注此项,以免给工作增添麻烦。
行政公文的密级用3号黑体字标注在公文首页版心右上角第一行。党的公文则要求:“公文的秘密等级,标注于份号下方。”
有关保密的法规还要求公文在密级后面标明时限,超过期限将自动解除秘密。如在“机密”二字之后加注“一年” (3号黑体) 字样,与密级之间用实心五星号“★”隔开。
4.紧急程度
对于事关重大、需要紧急传递和办理的公文,应标明紧急程度,以便跟一般公文区分开来。紧急程度分为两级,行政公文分别叫做“特急”、“急件”,党的公文分别叫做“特急”、“加急”。不是事关重大、需要紧急
办理的公文,不得标注此项。行政公文紧急程度也用3号黑体字标注在首页右上角第一行,如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则居右上角第二行,在秘密等级下方。党的公文未具体规定标注位置。
紧急电报的分级与一般公文有所不同,行政公文要求以三级标示:“特急”、“加急”、“平急”,党的公文要求以四级标示:“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5.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是公文的一个重要项目,位于版头(发文机关标识)的正下方,眉首部分与主体部分的间隔横线的正上方,用3号仿宋字体。如有“签发人”,则移至左边(左空一字)。
发文字号有固定的模式: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年度)、序号(发文顺序号)三部分组成。
机关代字是发文机关名称的极度简缩,但还能识别出是哪一个机关。如:“国发”是国务院的机关代字;“国办发”是 ……此处隐藏5514个字……多了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4种,党的机关公文多了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5种。其中,条例和规定虽未列入国家行政机关规范性行政公文中,但在法规和规章性行政公文中是使用最多的文种。
4.从公文格式看,行政机关和党的机关的公文格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区别。如上行文,行政机关要求在首页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而党的机关公文只是要求在发文字号右侧标注“签发人”,后面标注签发人姓名。行政机关的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外,包括有特定版头和普发性公文都应当加盖印章,而党的机关的公文允许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不加盖印章。行政机关要求公文中各组成部分的标识规则,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党的公文没有这一规定,但对公文版头
和主要形式及适用范围作了规定。
(三)坚持党政分开的行文制度
党政分开是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作为上层建筑组成因素的公文也要适应其要求,在过去党政不分的情况下,党政公文不分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在党政机关文书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党委直接向政府行文,而政府有时也向同级或下级党委发号施令。请示问题,地方政府不是向他的直接行政上级请示,而是向上级党委请示;任免干部,本应由人大或者政府根据党委推荐,经过法定程序任命的,却由党委直接行文任命;基层企业的自主权更是得不到尊重,上级党委和政府部门都可随意向他下达指示、布置工作、进行检查,等等。这些问题,在党政、政企不分时,尚可理解。当改革深入到实行党政、政企分开后,上述问题还时有发生,就不仅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符合国际惯例.而且对实际工作是十分有害的。
因此,党政机关公文工作要适应改革的要求,把党政分开作为一条重要原则,理顺党委、政府和企事业之间的行为关系,健全各自的行文规则和行文系统。根据实践经验,必须建立健全如下制度:
一是实行党政行文分开,联合行文要避免过多、过滥;二是凡属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业务性工作,由部门行文,党委、政府不应包办;三是各级党委部门、政府部门未经授权或批
准,不得直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四是凡会议已经部署的工作,一般不另行文,领导干部在会上的讲话,一般也不再印发文件;五是凡可用口头或电话交流信息、沟通联系、请示或答复问题的,就不要行文;六是凡已在报纸上公开发表的文件,一般不另行文(重要的只印少量下发(存档);七是改变一律按级别(县团、地师、省军级)发文的做法,实行按级与按需相结合,凡文件内容与受文机关无关,就不要再发给公文。
第四篇:最新党政公文编排要求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摘要)
1.正文:用3号仿宋
2.字数、行数:每面排22行,每行28字
3.份号:6位3号阿拉伯数字、左顶第一行
密级、保密期限:3号黑体、左顶第二行
紧急程度:3号黑体、顶左上角(以上都有可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4.发文机关标志:居中,小标宋,主办机关排前,多个机关行文“文件”字样居中
5.发文文号:居中、年份〔 〕 号(不编虚位)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与最后签发人处同一行
6.签发人:位于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签发人、全角冒号、居右空一字、 “签发人”用3号仿宋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多个签发人则每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
7、标题:标线下空二行,2号小标宋,标题排成梯形或菱形
8.主送机关: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标全角冒号
9.正文:3号仿宋、主送机关下一行,层次:“一、”用黑体、(一)“”用楷体、“1.”,用仿宋、(“1),用”仿宋
10.附件说明: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下一行文字与上行文字对齐,
如附件:1.××××××
××××××××××
2.×××××××××××××
11.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发文机关署名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
12.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不编虚号
13.特殊情况说明:可调整行距、字距
14.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15.附件:“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
16.版记中的分隔线:首条和末条分隔线用0.35mm,中间的分隔线用0.25mm
17.抄送机关:用4号仿宋字,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抄送”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标句号
18.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4号仿宋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日期为阿拉伯数字全称,不编虚位,后加“印发”二字
19.页码: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正文与附件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20.纪要格式
标志:××××纪要,居中编排
标注出席人员名单:“出席”二字用3号黑体字,在正文或附件下空一行编排左空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出席人单位、姓名用3号仿宋字,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
标注请假和列席人员名单:另起一行并将“出席”二字改为“请假”或“列席”,方法同标注出席人员名单
2014年8月23日
第五篇:党政公文首页格式0000001机密★一年特急
╳╳╳╳╳文件
╳×××〔2014〕1号
关于××××××通知
×××××××××:
××××××××××××××××××××××××××××××××××××××××××××××××××××××××××××××××××××××××××××××××××××××××××××××××××××××××××××××××××××××××××××××××××××××××××××××××××××××××××××××××××××××××××××××××××××××××××××××××××××××××××××××××××××××××××××××××××××××××××××××××××××××××××××××
一一
向你推荐更多文章:关于《党政公文格式》的几点说明
党政公文写作规范化问题探析
最新党政公文格式
2014年新版党政公文标准格式模板
党政公文写作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