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时间:2024-02-17 10:30: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此文共10459字]

为认真落实xxx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发〔xx〕36号和国发〔xx〕5号文件,做到建设现代农业,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我们对全乡8个村1398个村民作了深入调查。

我们的调查采用了据实填写“xxx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表”、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座谈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工种、就业收入等作了详细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村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的**个村共有**人,其中劳动力**人(劳动力系指男16周岁至60周岁、女16周岁至55周岁的农村人员,下同)占总人口的**%。经过各种职业培训和参加过正规职业学校培训几乎没有。

二、劳动力在本乡就业共有**人,占总劳动力的**%。其中农业生产达**人,高居**%;从事专业养殖**人,仅占**%;从事农产品经营**人,占**%;从事专业农产品加工**人,仅占**%。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省外就业共有**人,占总劳动力的**%。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人,占**%)、广东、福建(**人,占**%)、其他地区(**人,约占**%)等。

四、被调查劳动力的就业方式以“亲帮亲”、“邻帮邻”和自谋职业为主,有少量劳动力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就业。

五、被调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劳动力就业工程主要是制造、建筑业,采矿、其他服务业,另有少量人员就业工种不固定。

六、对就业收入的调查,我们发现,文化程度高的月均收入可达1000元以上,而文化程度低的的务工人员月均工资一般为400元至800元,有的低至月均工资300元,仅有少量劳动力月均工资可达近1000元。

[nextpage]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响应党和国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的号召,我们建议如下:

一、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农村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偏少,同时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偏低。在家务农村民多为老弱病残等农民,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缺乏先进的理念,以至于许多学生初中毕业,甚至初中尚未毕业就随父母外出打工,失去了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特别是失去了正规职业学校培训的机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就业技能等有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农民工素质越来越低,不能从事带有技术性的工作,使就业矛盾愈加突出。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认为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快农村基本实施建设,给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以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给予必要的政策,鼓励农民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参加学以致用、用以致富的就业培训,并保证就业培训的时间和培训的质量,从而将传统的“亲帮亲”、“邻帮邻”就业方式转变为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结合政府有关部门成批输出。这不但能增强农民工素质,更能为农民工解决许多就业咨询、就业法律等相关问题,节约就业成本,最大限度地节约支出,确保农民工待遇的提高。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认真落实xxx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发〔2014〕36号和国发〔2014〕5号文件,做到建设现代农业,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我们对全乡8个村1398个村民作了深入调查。

我们的调查采用了据实填写“xxx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表”、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座谈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工种、就业收入等作了详细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村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的**个村共有**人,其中劳动力**人(劳动力系指男16周岁至60周岁、女16周岁至55周岁的农村人员,下同)占总人口的**%。经过各种职业培训和参加过正规职业学校培训几乎没有。

二、劳动力在本乡就业共有**人,占总劳动力的**%。其中农业生产达**人,高居**%;从事专业养殖**人,仅占**%;从事农(请关注www.)产品经营**人,占**%;从事专业农产品加工**人,仅占**%。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省外就业共有**人,占总劳动力的**%。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人,占**%)、广东、福建(**人,占**%)、其他地区(**人,约占**%)等。

四、被调查劳动力的就业方式以“亲帮亲”、“邻帮邻”和自谋职业为主,有少量劳动力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就业。

五、被调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工劳动力就业工程主要是制造、建筑业,采矿、其他服务业,另有少量人员就业工种不固定。

六、对就业收入的调查,我们发现,文化程度高的月均收入可达1000元以上,而文化程度低的的务工人员月均工资一般为400元至800元,有的低至月均工资300元,仅有少量劳动力月均工资可达近1000元。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响应党和国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的号召,我们建议如下:

一、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农村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偏少,同时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偏低。在家务农村民多为老弱病残等农民,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缺乏先进的理念,以至于许多学生初中毕业,甚至初中尚未毕业就随父母外出打工,失去了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特别是失去了正规职业学校培训的机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就业技能 ……此处隐藏5959个字……14年度花明楼镇农民人平纯收入为4500元),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

(二)劳动力转移搞活本地经济,促进本镇民营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有一部分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先进的管理

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并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具有回家创业的打算。为此,镇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佳宁农机、富诚机械、乐邦纸业、湘宁耐材、花明耐材、五星耐材、螺丝加工等一些规模企业纷纷落户花明楼,大热门超市、百顺超市、金龙超市、家家乐服装超市、心连心服装超市等商业物流迎运而生,花明宾馆、福利宾馆、农家乐等餐饮服务业异军突起,促进了交通运输业、流通商贸业、机械制造业、餐饮服务业等的繁荣和发展,搞活了本地经济,促进了本镇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劳动力转移加快了该镇小城镇建设的进程。由于个体私营企业的兴起,镇域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一方面,吸引了部分外来人员投资创业,2014年度,花明楼镇招商引资实现到位资金6000多万元;另一方面,本地剩余劳力也涌入了镇区经商、从业,为镇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镇区人口逐年增多,镇域面积逐步扩大,有效地加快了小城镇的建设进程。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外出劳动力转移人数虽然逐步增加,但转移速度却有所趋缓,据调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目前,农村经营模式制约了农村劳力的转移,一部分人员舍不了几亩田地的收入,他们无心外出劳务,甚至不愿外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从事的行业一般体力型的较多,技能型的较少,制约了转移空间。农村劳动力中受过技术培训的较少,一般文化水平也不高,他们因缺乏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市场意识,转移出来后大多从事苦、脏、累的工作,一方面,收入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同时难以向新兴产业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2014年,花明楼镇有组织输出劳动力人数500多人,仅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5.76%,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致使外出人员的利益难以得到保护,如农民工工资难以按时发放、发生劳

务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等。

四、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劳动力一般技能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低学历较多,高学历较少,专业技术的学习也不全面、不系统,甚至大多数外出人员没有一技之长,技能水平较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二)缺乏综合管理部门,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难以及时全面掌握,转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协调解决。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劳动力转移仍处于自发、无序状态,主要途径是“亲靠亲”、“邻帮邻”。一些中介机构也不规范,重利益、轻服务,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度。

(四)农村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调查,去年,花明楼镇在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约占66.5%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懂技术、有特长的只占10%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人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培训内容为缝纫、电脑、家政、保安、幼教、电工、焊工、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养殖等专业。培训的方式可以通过职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镇、村部门举办各类中、短期的培训班,通过培训,使他们符合就业条件,在就业过程中具有一技之长,既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二)建立镇劳务输出机构,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工作站和流动人口管理站,相应制订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措施和目标,并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并逐步与县联网。加强对劳务信息中介机构的联系,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互通信息,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平台,切实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逐步建立统一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制度,实现农村劳动力规范、有序流动。要

逐步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制度,降低劳动力外出转移门槛,建立规范的劳动合同制度。制订优惠的政策,简化外出劳务的各种手续,要走出去,多与用人单位联系,与中介机构合作,逐步建立和扩大就业渠道,实现有计划、有组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通过调查分析,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这样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也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同时,依托资源,建立和扶持龙头企业,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建立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建立劳动力转移人员保险制度,并能使农村劳动力能够在不同用人单位之间自由转移;二是尽量解决劳动力转移人员就医难问题及子女就学难问题;三是着力解决劳动力转移人员出租房问题,使用廉租房方式;四是及时处理和解决劳动力转移人员劳动纠纷,对弄虚作假、欺诈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及时查处,对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收取押金、扣押身份证、签订无效合同条款等进行及时调处,并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总之,农村劳动力更快更好转移,关键是要从制度、政策、机制和市场等方面入手,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实用技术和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就业用工信息,制定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培育和规范中介组织,严厉打击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欺诈行为,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田走出来,农村走出去”,从事经商、办企业、务工就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本网向你推荐更多精彩文章:

关于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昆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情况调查问卷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此文共1045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3 无忧文档网 www.4000210398.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