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反思总结
运城中学姚成勇
《纪念刘和珍君》是我们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其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不可估量,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点讲解和学习的一课。虽然在高中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多多少少都有接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q正传》《药》《祝福》等等,但是每一次接触鲁迅先生的文章,很多学生都会“头疼”, 考虑到这一点和文章本身理解上的难度,我在教学上作了以下尝试。
学习的过程教学流程如下:一、情景设置;二、自主合作;三、展示交流;四、师生互导;五、拓展提升。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是有效的,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即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以及对于关键文句的理解。教学思路的贯彻比较到位,教学过程相对完整,时间安排合理,学生活动热烈,质疑追问环节体现到位。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做到全员参与,除了对本小组的问题进行讨论之外,对其他问题也有所涉及,老师巡视点拨。展示时,大部分小组学生展示话语结构标准,站姿准确,声音洪亮。
当然,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作为主角之一的我对于整个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够,对于一些问题的探讨也只是浅尝辄止。比如在课堂上有学生在谈对课文中的某些语句的理解时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由于自身的宏观感不够,所以就把问题给收了回来,不能展开深入讨论。
问题的设置不够科学到位,宏观大于微观,引导性和放射性不够。 教学情感有待加强。上课的过程中果断有余,感情不足。同时也由于时间的不足,拓展延伸部分归于小组,未能拓展到班级整体。
第二篇: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设想:
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们普遍感到课时紧张,教材内容上不完。人教社的编辑们听取了一线教师的意见,本学期每个单元删减了一篇课文。即使如此,教师们依旧感到觉得课时不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固然有教材内容方面的客观原因,更主要的还是教师理念方面的主观原因。教材是一个完成的系统,教材编写者不可能再删减课文,那样就会破坏教材整体性。
其实,面面俱到,往往面面不到。与其费力不讨好的试图把所有课文逐课细讲,不如每个单元重点细讲一篇,给学生做示范,其余让学生自己阅读;或者把内容或写法相近的两篇放到一节课上来讲,重点分析它们的共性。
本节课就是基于以上思考,所做的一次大胆的尝试。
教学目的:
文学是对人性和非人性的阐释,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彰扬真善美的人性,批判假恶丑的非人性。人性本善应成为学生们永恒的信念,当然也有必要让他们认识到人性的缺失是多么的可怕。本节课试图通过对《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两篇文章中人性和非人性的对比,唤起学生对非人性的憎恶,和美好人性的热爱。
班级:高一(9)班
时间:2014年10月8日上午第三节
师:放假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预习了《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两篇文章,我想知道你读过以后有什么感受?
生1:很惨!
师:谁很惨?
生1:刘和珍和小狗包弟死得很惨。
师:你起个头,带大家读一下。
生1:我没有亲见;
生: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生1:一个多月前,
生: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
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舐舐,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师:你刚才的回答应该修正一下?谁很惨?
生1: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艺术家的小狗都死得很惨。
师:小狗包弟呢?它死得惨吗?
生1:也很惨?书上讲到了吗?
生1:??
师:谁找到了?
生2: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
师: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艺术家的小狗、巴金的包弟都死得很惨,触目惊心,惨不忍睹!读到这样血腥味浓重的文字,大家除了同情,还有什么感受?
生3:愤怒!
师:是什么让你愤怒?
生3:这些人太残忍了!
师:哪些人?
生3:杀害学生的卫队和杀害小狗的专政队。
师:知道什么叫“卫队”、“专政队”吗?
生3:卫队就是保卫政府机关的部队,“专政队”我不知道。
师:政府应该是谁的政府?
生3:人民的。
师:人民的政府为何允许军队屠杀人民呢?
生3:因为学生游行,到执政府请愿。
师:学生们为什么请愿?看27页课下注释①,大家一起读。
生: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公使,借口维护八国联军入侵时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结了各国部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的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两百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的“ ……此处隐藏13158个字……价值,让它在新时代的文苑中闪烁出原有的瑰丽色彩!
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
反动势力 残忍刽子手
3月18日的惨案,刽子手的“杰作”。其残酷程度,只好名之曰兽行。但既已是兽行,似乎也不必再用人类的道理与其费口舌了,我们不忍再描述了,甚至用人类的义愤与其生气,也是多余的。但反正我们要记得,人兽是不两立的,我们终究深信,最后的胜利必属于人!
下劣无耻的暴徒,血债定当血还。
铁胆勇毅 巾帼英雄
刘和珍,我十分佩服她,因为她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我敬佩她,因为她嫉恶如仇,“却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我欣赏她的善良,“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泣下”。刘和珍,虽是一名师范学生,可是她浑身散发着一种爱国的光辉。她用自己的身躯,诠释着一种伟大的精神。
枪弹刀棍无所惧,誓为中华奉我魂。
以笔代刀 直插敌人心脏
鲁迅,一位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影响的伟大文人。面对爱国青年的不幸罹难,作者出离愤怒,但仍有话要说;面对反动政府“光明正大”的屠杀,作者发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呼声;面对反动文人对爱国女子的污蔑,作者痛斥了他们的恶行;面对庸人的默无声息,他发出了呼吁——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伟大的中华民族,该觉醒了!他抨击反动政府吃人的内幕,唤醒庸人的灵魂,给爱国学生以热情洋溢的赞颂并指出其问题所在。这种伟大的民族使命感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不能淡漠前辈的心血,中华民族仍需我们来创造。
一代文人革命者,冷对黑暗心如焚。
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
鲁迅的文章果然耐人寻味,读了几篇竟鲜有真正能懂得其意的文章,而这篇也只是略懂而已,所以见解难免有些幼稚与浅显。
文章是从鲁迅独自徘徊在为遇害的刘和珍君与杨德群开追悼会写起的,然后自然而然的回忆起刘和珍毅然
订了全年《莽原》的事。文章开头的几段,便让我感受到一种灰暗的色调,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重的悲伤与苦痛,还有一种失望。四十多青年的鲜血,文人的阴险论调无一不让鲁迅感受到一种“非人间”的苦痛,所以他才会想“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多么无奈啊,我甚至能听的到他在写下这段文字时所发出的叹息声。
刘和珍是他的学生,她的那些壮举着实让鲁迅感到应该“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鲁迅第一次见到她的名字是在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时。
第二次则是在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这次才把姓名与实体联合起来。这两次的情景可以窥见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然而在见到她本人后,这名女生却出乎了作者的意料,没有桀骜,而是人如其名,温和可亲,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也许这抹微笑是当时黑暗世界中的一缕阳光,是黎明前的一丝曙光。这种反差更加突出以后刘和珍之死的悲剧性效果与鲁迅所处的那个社会的悲哀。
当刘和珍被冠以暴徒的罪名被残忍射死后,鲁迅愤怒了,悲哀了,甚至有些绝望了,他感慨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显然那时的中华民族是后者。读到这,我仿佛感受到当时社会浓黑的未来,血色的悲哀。当好不容易有希望时,又被扼杀,这样“沉默”的民族怎能“爆发”?勇士们淋漓的鲜血,惨淡的境况,抹去不了社会的污浊,有人反抗,自然有人镇压。然而更悲哀的是,在那些卫队把枪对准那三个勇敢的女学生后,两条生命的消逝却仍然唤醒不了人们麻木的神经,而仅仅提供了人们饭后的谈资。
正如鲁迅所说“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使用大量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是的,中国前行的历史,不正是浸透无数战士献血吗?从血红到绯红,再由绯红到微红,“纵使时间的流逝”,“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中国女子从来都是勇毅的,古有妇好为夫率兵,今有刘和珍、刘胡兰这样的女壮士,巾帼英雄们“干练坚决,百折不挠的气概展现无遗,这时少数女子的觉醒是否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觉醒?
刘和珍中枪倒地时的震撼与悲壮我仿佛看得见,那片绯红中的美丽微笑我也看得见,看得见。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读到这,我心中热血全部沸腾了,也许鲁迅文章的魅力就在此吧,能深深唤醒心底久藏着的热血与感动,与他的文字一起回到那个时代,同愤同怒,同悲同哀。
第五篇:纪念刘和珍君 写作背景
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
朱自清先生参加了三·一八集会游行,亲眼目睹了血腥一幕,遇难学生的血还洒在他身上。作为屠杀的见证人,3月23日,他愤怒地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记下了那骇人听闻的暴行;
李大钊是请愿的领导者之一,被土兵用棍棒打伤;中共北方区负贵人陈乔年这一天在执政府前被卫兵用刀刺伤;
惨案发生后,鲁迅先后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记念刘和珍君》《空谈》《如此“讨赤”》《无花的蔷薇之三》等文章,控诉执政府的血腥暴行。
周作人在惨案发生的次日就写下《为三月十八日国务院残杀事件忠告国民军》《对于大残杀的感想》《可哀与可怕》《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新中国的女子》《闲话四则》《死法》等文,愤怒谴责军阀政府的暴行;
女师大教务长、刘和珍的英文老师林语堂,写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深切回忆了自己的学生刘和珍……
一、(1、2节)记念死难者,为使国人不忘;
二、(3、4、5节)写刘和珍事迹,揭露当局凶残无耻;
三、3.(6、7节)讲述惨案的历史意义。
用“中华民国”纪元,引女师大全名并标出“国立”,不仅表明态度郑重,而且包含了强烈的讽刺之意和愤慨之情——以先烈的牺牲换来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政局不仅没有什么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当局不但照旧像历代统治者一样地杀人,而且杀到了“堂堂”大学的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头上,甚至公开把“执政府”门前变成了屠场。可见,段祺瑞执政府已经凶残到何等地步。“中华民国”早已不是人民的国家;所谓“民国政府”,那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民国的敌人,屠杀人民的刽子手。这就准确地交待了悼念的来由和背景,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为全文作了很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