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每个做教师的人,对师德师风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而我所理解的,也是我做得最好的事:爱孩子、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课本、不是学科,而是一个个追逐着梦想正在成长的孩子。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像春雨那样“随风入夜,润物细无声”。
时光如梭,依稀记得十六年前我第一次站在学生面前的情景,我怀着局促和紧张的心情来到教室门口,调皮的学生对着学生味十足的我玩起了“欺生”游戏。为了不失自己的面子,我鼓足勇气狠狠地将学生们训斥一顿。从此以后,课堂纪律是有了好转,但我发现,学生们似乎和我产生一层隔阂,都不愿靠近我。我心里纳闷:这是什么原因?我是哪做得不对了?这时热心的黄老师及时解开了我心中的困惑,教学经验丰富的他告诉我,学生们并不是真的想捣乱,只是想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引起我对他们的注意罢了。黄老师一语赠予我一剂“灵丹妙药”——“爱心”。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真正做到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与学生真诚地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从这以后我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生云峰,身材矮小,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上课无精打采打瞌睡,很少完成家庭作业。我很想知道聪明的他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凑巧他和我小姨是邻居,从我小姨那儿得知他爸爸患有精神病,妈妈弱智,他就是家里的劳动力。得知这一情况,我忧心忡忡,云峰同学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呀,他日复一日忙家务活会严重影响他学习成绩,长此以往只能恶性循环,也不会给家庭带来多大改观,读书才是这个聪明的孩子唯一的出路,于是我去他家家访和找他谈心,他说:“我家里太穷了,我打算读到六年级毕业就出去打工,为我爸治病。”我听了这话无比辛酸,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有担当的小男子汉!我轻言细语地对他说:“你真是个体贴、懂事的好孩子。但你年龄小,个子矮,你能干什么?谁敢招你这童工?你脑子灵活只有读书才是你最好的出路。只有考上好学校将来有份好工作才能赚更多的钱为你爸治病,你说是不是?”沉默一会后,他开口说:“老师,您说得很有道理,我家里虽然没钱,但我可以向亲戚借,将来我有能力了再还。”就这样,真诚地谈心让我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我俩成了好朋友。我们一起想办法找到他家堂叔,和堂叔叔母商量,家里事暂时由堂叔一家帮助救济,我负责帮助他学习上的事情。接下来的时间,我每天放学后都把他留下来,巩固当天所学知识,把以前落下的知识补一补,就这样他的学习成绩稳步直线上升,直至名列前茅。这样的留校陪伴一直坚持了两年,如今的云峰已经大学毕业,真正以自己的能力支撑起这个家了,我由衷为他感到高兴。
对学生除了所给予的爱以外,我还保持着强烈的责任感。教学十六年来,我碰到的问题学生也不在少数。宇彤就是其中一个女孩,她家庭条件相当优越,任何物质要求都能满足她。同学们都羡慕她是个幸福的孩子,但从宇彤的神情中,捕捉不到一点幸福的痕迹,甚至掠过一丝忧伤。
宇彤父母文化不高,却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了当地有名的暴发户。平时生意忙无暇顾及孩子学习,他们一心认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她,给她吃好的、穿好的就是全世界最好的父母了。从不会与孩子好好沟通,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了,只会简单粗暴地打骂。于是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恐惧感,时刻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渐渐自闭了,彻底放弃了学习。我非常理解宇彤的心情和她的困惑,我有责任帮助她走出心里困境。于是,我多次家访和电话沟通,改变她父母思想观念,不要以为给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就做到了爱孩子,要抽空多陪伴孩子,对待宇彤这样的孩子需温柔细腻、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她只有感受到父母的爱和信任,才会充满自信、充满力量。在学校,我时刻关注她,关注她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及时表扬她、鼓励她。帮助她增强了学习信心,在生活中重拾了尊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我和家长的长期配合下,细腻的教导陪伴中,春风化雨,暖阳凝情,宇彤慢慢改变了,终于走出阴影,重拾自信,变得阳光而又充满朝气。现在的她脸上时刻洋溢着幸福的笑,学习成绩也较之前进步很大。
“德是师之本,爱是德之魂”。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十六年的从教生涯中,凝结出的教学法宝就是:从爱出发,从责任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心爱学生,以岁月陪伴学生。